完本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完本小说 > 我在妖魔世界开盲盒 > 第四十六章 大道至简

第四十六章 大道至简

        内视身体,林渊骨髓中的金色斑点更多了。

        归根结底,是因为深渊之萤这个种族生活得太艰苦了。

        时至今日,虽然很多人已经相信林渊可能真的来自混沌古陆。

        最后就是风云阁的高层了。

        淬髓武夫,只相当于第一境后期修士,他们当中不少人能将林渊击败。

        大帝所在的境界,实在无法想象。

        没有这个技能,便会死!

        荒古圣体吗?

        而且说得煞有其事,于是,林渊的这套《落日长河》,变成了大道至简的典范了。

        如今林师兄只是没有解开封印,一旦解开封印,则上天入地,睥睨四方!”

        首先是林渊的小迷弟、小迷妹,以风伶音为代表的,林渊说什么,他们都深信不疑。

        林渊继承传承之地后,这老仆也许就尊林渊为主了。

        林渊下定决心,等日后自己实力提升了,一定要好好照顾萤,给她吃天下最富含天地元气的食物。

        于是,他们进化出了毁灭淬体这个能力,这只是为了让深渊之萤在深渊中生存下去罢了。

        他们认为林渊继承了一个了不得的传承,现在对林渊采取观望态度,他们担心林渊真的有背景。

        就在这时,只听一声爆响。

        看来萤想成长,还是要吞吃月华宝珠那种级别的神药。”

        不过,吹牛皮的虽然占了多数,依旧有人心里犯嘀咕,他们实在看不出林渊这套有什么厉害之处的。

        怎么回事,林渊修为这么低的吗?

        但是荒古圣体,少年大帝什么的,还是太离谱了。

        至于什么身具荒古圣体,将来能成第四境、以及第四境之上的说法,听听就好了,当真的只有极少数。

        再多来几次,也许真能达到“髓淬金汤”的境界!

        就比如……那李太白留下的传承之地里,也许有什么深藏不露的看门老仆。

        哪怕这样一个看门老仆,也可能是他们风云阁所惹不起的存在。

的?

        听到这人的话,在场所有人都发现了。

        “你们懂什么,林师兄来自混沌古陆,林师兄的修炼体系,跟我们都有很大不同,别看林师兄如今只是淬髓,但实际上林师兄是荒古圣体,这是少年大帝才能拥有的体质!

        “看来,封魔台修炼,虽然能引毁灭能量淬体,但是对萤的消耗也大,而且其中一半以上的能量,都被我攫取了。

        明明平平无奇的刀招,这些人却能掰扯出个子丑寅卯来。

        所以,萤的成长有限,只有8点。

        也就是那些十四五岁的少年们,喜欢这些话本一样离谱的故事。

        “轰隆!”

        萤在封魔台修炼了这么久,只提升了8点经验,这也太少了。

        一时间,围观林渊练刀的人越来越多。

        林渊如今攀爬封魔台第十层,了不起和风回雪相当。

        其次就是大部分年轻弟子,他们一方面钦佩林渊的潜力,认为林渊真的可能来自混沌古陆,一方面又认为林渊有很大吹嘘的成分,尤其荒古圣体,只是当乐子听。

        即便萤有毁灭淬体,但毁灭能量入体,还是不如天材地宝入体,后者的能量更温和,对萤的成长帮助也更大。

        哪怕林渊不是来自混沌古陆,也有可能真的认识一个了不得的强者。

        其实,此时的风云阁,对林渊的看法,分成了几大阵营。

        整个风云阁最高修为的,也不过是第三境后期的太上长老罢了。

        按照他们的推测,能被成为大帝的,至少也是第四境的修为吧,甚至可能到那虚无缥缈的第四境之上。

        林渊好像真的是在突破淬髓啊。

        林渊全身骨节、筋肉齐鸣,他再一次跨入淬髓!

        他又看了一眼萤的面板,等级状态变成了“20/5000”。

        “说起来,我怎么感觉林师兄的气血之力都在向骨髓处汇聚,这是怎么回事,林师兄该不会是在突破淬髓吧?”

        炼体武夫的境界不像元神修士那么清晰,如果不是对炼体武道非常了解,那只能在武夫突破的时候,才能察觉其境界。

        此时,林渊便在突破淬髓,境界比较清晰。

        此时,他全身汗如雨下,一天从炼体一重跨入淬髓,除了轻车熟路之外,全靠萤这个外挂,以及月华宝珠的逆天。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八零,小撩精下乡盯上全村最猛糙汉! 鹤鸣雁舒(翁媳甜宠H 腹黑权臣x软萌小美人) 遮天之妖女请助我修行 吞天邪尊柳无邪徐凌雪 我用阵法补天地 柳无邪徐凌雪无敌邪神免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