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出十两甚至十几两,比中原贵出几倍的行情。派不上用处的妇人儿童就直接卖到蒙古去换取牛羊。
他有切身之痛,又长期在辽东行商,辽东汉人和俘虏的惨状是亲眼目睹而又无能为力的,说起来极是沉痛。
李洛由宣泄了一番,想到自己是在临高,和一群海外之人谈这些做什么,他们根本就不是大明的臣民。当即不再说下去。拱手道:“失态了,见谅见谅”
想到既然鞑子因为没有粮食急于把俘虏卖出,己方完全可以去收买。妇女小孩鞑子不要,蒙古人也不肯出高价,临高这边却很需要。在李洛由到来的柳工作会议上,对收买辽东人口也有讨论。
“此事,我等倒是愿意解百姓之苦。”刘三说。
“哦?贵众意下如何?”
“鞑子养不活这许多人口,要把人口出卖,我等去买就是了――”
李洛由眼睛一亮。这刘三爷说得不错,澳洲人不管怎么样总是自认为华夏苗裔。临高又是大明的疆土。到得临高,比沦落到蒙古人手里好上百倍。然而他又是摇头:
“此事难办”他警告道,“鞑子很鬼青壮年是绝不肯卖得,只肯卖妇孺老幼……以我的薄面,一次赎取十几个青壮还是可以得,大批很难。”
他没有说下去,澳洲人毕竟不是单纯的做善事,不见得会花大钱千里迢迢的弄许多干不了重活的妇孺老幼回来。
“妇孺老幼我们也要,救得一个是一个。”刘三摆出一副正义化身的摸样,妇女,临高本来就是性别失调,多弄一些妇女回来可以平衡性别,再说轻工业上女人也有很大的用处;至于孩子,更是穿越众最喜欢的人力资源――没有什么比怀着强烈仇恨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了。
“三老爷真是义薄云天。”李洛由激赏道,“不过,鞑子最看重的就是铁器粮食,我看贵众包买的三十一种货物里也有,想来需用不足。如何有余力再去赎买?此事怕是很难。”
“只要粮食铁器?”刘三顿时被浇了盆冷水,他怀着希望问:“总能卖其他物件吧?”
“黄台吉虽是个鞑子,见识却不差。”李洛由说,“商人运物进去卖得,他只欢迎事关民生国用的物资。粮食铁器最好,布匹绸缎也行。就是象你们这玻璃镜子之类纯然享用之物,怕一运进去就会下令禁卖。”
“原来是这样。”刘三想这倒是棘手。牵涉到战略物资出口的话,就得通过执委会的同意了,“那倒要另外计较了。”
“若是你们有这样的意思,李某愿意牵线搭桥。”
“有劳李东主了”
双方约定:最近三个月内,由他安排,让几名元老秘密前往辽东实地勘察,看有无可能向辽东大批购入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