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主动权。对于敌我兵力悬殊严重的态势下,掌握主动权更为重要;防御作战实际上处于弱势一方被动作战,比进攻对士兵的要求更高,压力也更大。
不主动进攻坐待敌人来进攻这不是道义优势而是软弱,临高方面能照顾到治下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就是最大的道义优势。穿越集团必须要表现出自己的强硬以及保卫治下人民的能力和决心,才能为日后的发展做一个好的铺垫。
最后,他强烈要求全歼明军之后炮击广州城,如果炸药足够的话,最好是炸毁一面城墙,给官员士绅足够的震撼。
双方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辩论,从军事战术一直讨论到政治高度、经济建设各个方面。
赞成出境御敌的人还有一个顾虑:防守反击固然稳妥,但是临高境内已经建好的基建设施怎么办?农田水利道路电线杆这些是无法设防的。要是官军在推进途中先对各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破坏,设施物资的损失尚且不说――人心恐怕就不稳了,对战后重建是极其不利的。
陈海阳对境外决战也不热心。他说:
“我对现在我们的军队进行决战境外的能力表示怀疑:海军缺乏足够的大型舰只,执行远程攻击、投放能力不足。如果明军在大陆集结点在珠三角一带,而不是雷州半岛或者海南岛,我们派出的军队虽然能够大量杀伤敌人,但是除非我们派军队对周边地区进行抢劫,否则我们的人员俘虏,物资缴获将比较有限。这是第一个问题。
“其次在大陆作战对我们的情报后勤和军队组织要求更高。这是我们第一次大规模作战。稍微保守点让他们在海南登陆,然后彻底消灭来犯之敌也未尝不可。”
他指着图板:
“我认为明军从各方面考虑,都会把集结地点设在琼州府城这一带――这也是总参刚才的作战预想中推测过得。这样的话,我们不必放敌人进入临高,而是乘他们在琼山集结完毕的机会,海陆军同时进攻,一鼓作气将其歼灭。至于是主动攻城,还是在琼山县城外设立阵地诱敌攻击这都好办。
“明军在琼山县集结,必然会对当地骚扰的很厉害,但是他们好歹还是官军,不至于干出烧杀奸yin的事情来。对地方的破坏也不会太大,我们随后接管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善后工作,而且还能在民意上得一分。另外,”他说,“我个人比较赞成主动进攻,而不是设防待敌――坐等明军兵临城下时候,看到乌压压的大军又没有退路可言的话,士兵们的压力更大。你让他主动进攻反而压力小得多,只要打一个交手仗,看到对方都是土鸡瓦狗,那压力自然就没了。”
陈海阳的这个提案获得了多数人的认可。最后制定的作战计划是:海军在琼州海峡设立封锁线,阻止敌人进入临高海面,防止其在临高直接登陆部队进行袭扰作战。
陆军则派出小股部队和特侦队对琼山方向展开遮断作战。不让敌人的侦骑和小股部队进入临高附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