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挨近有名的东西天目山,加上又是钱王故里范围的原因,所以溪口小小的一个集镇,倒是比一般的县府还不小。
说书人所在的地方,更是溪口镇有名的龙归酒楼,如今正是午时用餐的高峰期,酒楼里自然是人山人海。
虽然不过两层的格局,但是可见食客盈门。虽然乡里不过简单吃食,但是传说当年钱王在这里吃过饭,所以这里的生意可以说是十分的火热。何况江南一带历来食材丰富,加上两浙一带太平日久,故而大家在吃食上,比一般的藩镇还是要精致讲究了许多。
这留着八字须的说书人,虽然不是溪口本地人,但是说的一口浙西腔也算是有些味道。这些年两浙也迁来不少人,大家对这个口音操着官话的说书人,还是极为欢迎。看他虽然一袭布衣芒鞋,虽然不是小康人家,但是谈吐不凡倒也气宇轩昂,大人想必认为他也是两浙的人氏。
不过他在这龙归酒楼说书,虽然时间不是太长,但是因为他说的故事逻辑合理,比别人多了几分风趣,更是加上一些世人的见解,倒是比书上记载,和老学究来说有趣的多。从开始到已经有半年多了,大家都喜欢听他讲故事,便也都知道他叫谢先生。
而且此人自称谢灵运之后,这倒是令人极为惊讶,虽然有些无从考究,当然没有人真去查询此事的真伪。安定的世人多包容,不管这谢先生表现如何,但是至少对于他多才多艺的表现,如今倒是很多人喜欢他。
这日听他洋洋洒洒的说了一阵钱王,许多在座的老顾客早就有些厌了,但是大家还不能公开说不能说。毕竟如今两浙是钱王子孙的天下,而且还是天下太平的日子,谁愿意闲的去得罪朝廷。不过看他们不以为然的神色,自然是有些不耐烦了。
倒是几个浙东口音的外地客人,在一旁一边吃着,一边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出声询问谢先生,无非就是钱王当年的八卦。因为有这几个人的搀和,自然便使得气氛格外好,就是一些往常听过的老客,都会不时回应着。那些有些不耐烦的食客更是不敢张扬,这时看到谢先生停下来,倒是长长的舒了口气。
酒楼的老板张福全,据说是这溪口本地人,祖宗四代便是以这酒楼为生。今日看到食客盈门,本来在二楼有些老客户在作陪,听到一楼阵阵问和,便也负手下来看看场面。他虽然不过三旬年纪,如今在这溪口镇也算薄有名气。因为开酒楼赚钱只是其中一点,倒是为人口碑还算不错。
缓缓的扫了一遍场中诸人,熟客看到自然颔点头示意,张福全满脸堆上笑意,因为这些可都是自己衣食父母。最后眼光落在谢先生身上,张福全眼中更是欣慰,感觉自己当初眼光不错。这说书的谢先生当初能够在酒楼立足,倒是因为当初张福全没有去干涉的缘故。
他历来知道,世间多奇人,自己充其量不过一世俗商户。历来便说侠义多是屠狗辈,张福全深深明白这一点,所以当初谢先生要在酒楼说书,他竟然没有拒绝谢先生的要求。如今看来这个选择是正确,不但天天生意爆满,而且龙归酒楼大有成为溪口第一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