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了锅中的水,陈年来到灶前开始拉风箱,加大火力。
等到锅中的水都烧干之后,孙师傅才在锅中下入宽油。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人们用的大多数都是豆油,因为豆油便宜,但稍微条件好一些的人家里也会备一些菜籽油。
就比如在武馆之内基本上都是这两种油混着来用。
毕竟菜籽油炒菜要比较香一些。
油温渐渐升高,菜籽油中独特的香味在这时便已经冒了出来,这种油的颜色偏深,在这些食材下入锅中的时候迅速进行包裹。
不断的有逼逼波波的声音传出。
陈年知道这是食材中的水分在和在锅内高温油的作用下被逼了出来,然后变成泡泡浮到表面上再炸开。
对于一个不会做饭的人来说这是相当危险的,毕竟那油温之下,油点子溅到人的身上就得是一个水泡。
“把这两样一炸,要的就是一个干香,不用炸太长时间,等到表面稍微变成黄色再捞出来就行。”孙师傅一边说着,一边将炸好的食材捞出来再次放入盘中,“行了,你现在去切点葱姜末,一会儿要用来炝锅,做好之后再调点浆。”
“好的师父。”
陈年从桌子上拿起两头蒜来,剥掉上面的外衣,然后放在板上拿着菜刀就是狠狠的一下直接拍了上去。
蒜皮纷飞,此时陈年在拿起蒜来仅仅是轻轻一抖就将里面的蒜瓣抖了出来。
这可比直接把蒜瓣拿下来用手抠省事多了。
反正也都是要切成蒜末,拍了都省去了切片的步骤。
在姜蒜都剥好切成蒜末之后陈年又剥了几根大葱切成葱丝儿。
孙师傅此时已经将锅内的油烧热到了七八成左右,将陈年准备好的充分放入锅中,刺啦刺啦的声音传来,大概四五秒钟之后,孙师傅又倒了半瓶花雕酒进去。
紧接着便是加入酱油、盐、水和白糖,整个过程中陈年一边用手抓着水淀粉一边仔细的看着。
每一种调料的量都记在了心里,但额外多记了一点,就是糖要放的稍微多一些。
陈年看着这一锅孙师傅精心调配的汤汁,心想着就是把脚上穿着的老布鞋丢进去炒一炒出来那指定也能好吃。
但陈年也同样想着,如果自己真要这么做了,也别说吃饭了。
大概日后也只能每年清明和鬼节的时候吃点儿祭品。
有没有人给烧钱只能看造化。
等到锅内的酱汁完全搅拌均匀之后,孙师傅又将先前炸好的冬笋和冬菇放入其中。
简单翻炒两下便等着锅内的汤汁自己咕嘟着。
就这样三分钟左右之后,孙师傅再次用大铁勺舀着汤汁淋在那些食材上面,一边搅拌一边伸出手来。
陈年心有灵犀的把已经准备好的水淀粉递给孙师傅,之后完全不需要孙师傅开口,就主动去拉风箱转大火。
孙师傅先是往里面倒了一股水淀粉,然后继续搅拌等到汤汁开始渐渐的浓稠之后,又将剩下的全部倒入其中。
“想一次勾芡也行,但我自己习惯分开两次,这道菜讲究的就是一个汁儿包主料,得让汤汁挂在冬笋和冬菇上,吃起来才有滋味,才能下饭。”
随着大火收汁和孙师傅不断的翻炒,所有的汤汁基本都挂在了食材上面,到最后孙师傅又淋了半勺花椒油在上面,继续翻炒了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