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消息,襄王朱瞻墡是个聪明人,他四座城门紧闭,这锦衣玉食的生活,过了这么些年,他已经习惯了懒惰。
但是考成法消息一出,他便夙夜哀叹,辗转反侧。
次日的清晨,四门
开,所有的歌姬都被遣散了。
整个襄王府城只剩下了朝廷留下的长史府官员数名,铁册军二百名。
朱瞻墡坐在存心殿内,写了一封长长的奏疏,
干了墨迹。
朱瞻墡是个大明白,长史罗炳忠侍候左右,看着这位襄王。
这把往日极为喜欢的歌姬戏班都遣散了,这是要
甚?
朱瞻墡将奏疏合上,用火漆封好,看着这偌大的襄王府,叹气的说
:“罗长史来到府上已经一年有余了吧。”
罗炳忠点
说
:“回殿下,正好一年十二个月了。”
其实是两年,但是襄王说一年多,那就是一年多!
一年零十二个月不是一年多嘛!
朱瞻墡一愣,闷声笑了起来,颇为无奈的说
:“孤这么些年了,这两年是最乐呵的两年。”
“不用跟那帮贼眉鼠眼,窃我大明
基的家伙虚与委蛇,不用担心朝廷对嫡皇叔有什么想法,把门一关,愿意
什么便
什么。”
“还有你这么个谗臣,整日里逗孤开心。”
罗炳忠俯首说
:“那是殿下心宽。”
“你在骂孤胖吗?”朱瞻墡略有些
胖的脸,佯怒说
。
罗炳忠摇
说
:“殿下自己说的。”
朱瞻墡乐了起来,叹息的说
:“咱们这好日子啊,到
了。”
罗炳忠满是疑惑的说
:“这怎么说?”
朱瞻墡将手中奏疏递给了罗炳忠,站起
来说
:“走,陪孤在好好看看这富丽堂皇的襄王府。”
罗炳忠赶忙点
说
:“那就走着。”
朱瞻墡走在自己
心布置的花园内,一遍走一边说:“罗长史啊,你说这造反需要什么条件,才会造反呢?”
罗炳忠亦步亦趋摇
说
:“臣没想过。”
这种事谁敢想,胡乱想想,那也是掉脑袋的事儿。
朱瞻墡非常确信的说
:“首先得有兵!没兵怎么造反,就是文皇帝也没法造反不是?”
“至少当初文皇帝起兵的时候,还有八百校尉跟随,还有北平都司两万余人,月余响应了文皇帝。”
朱棣造反的时候,
边只有八百人,但是北平都司的万余军的确是跟随起事了。
这都是暗中联袂的结果。
罗炳忠深以为然的点
说
:“那是。”
朱瞻墡继续说
:“还得有名,至少也得打个清君侧的旗号,广通王那完全是胡闹嘛,还改年号,这不是找着挨打吗?名号
是要的。”
“很是愚蠢。”
罗炳忠手已经摸到了腰间,那是一把腰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