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完本小说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四百四十四章 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四百四十四章 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祁钰点,果然是一如既往专业的胡濙,洗地的角度极为清奇。

        “祖宗之法刚全面恢复祖宗之法,革故鼎新

        大家依旧是分三张卷去考,这看起来不公平,但是教育资源本就不公平。

        朱祁钰继续追问:“那胡尚书自己以为应当如何呢?废和不废,胡尚书站在哪一边呢?”

        “然也。”胡濙为难的说:“陛下啊,这分榜分卷之事,废不废?”

        在迁都之后,不分南北榜,人数相同,是革除南北榜的重要依据。

        但是现在,胡濙干脆直接问了。

        胡濙看了眼兴安,今天的奏对,可能前面墨子的分,兴安不太了解,所以云里雾里,但是接来下要说的内容,兴安绝对能够听得懂了。

        如果要废南北榜南北分卷,就奉太宗文皇帝的祖宗之法,对宣德年间和正统年间的弊政全面革除,废南北榜卷,大家考一张卷,同台竞技,这是公平。

        “永乐二十二年二月,河南近五百举人入京,只有一人中进士。”

        “败则怀恨在心,胜则反攻倒算,胡尚书总是站在胜的那一方,果然是大明朝堂的常青树。”朱祁钰笑着说

        朱祁钰忽然开口问:“那朕要是说,废南北榜呢?你待如何?”

        “他们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南北中分榜,还有其他的东西。”

        朱祁钰忽然灵光一闪的问:“那要是朕既不说废南北榜,也不说不废南北榜,左右横,胡尚书,该当如何?”

        胡濙看陛下还不满意才感慨的说:“陛下,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陈循、王文的儿子参加科举,都算在了北榜。”

        “但是朕总觉的这件事不是这么简单,否则胡尚书就会突然单独拿出来说了。”

        这就是胡濙的诚无德。

        搁以前胡濙要猜上意,猜出来的时候,朝中党争已经起来了。

南方卷,而中卷的难度又远低于北方卷,这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公平导致。

        “陛下,两宋时候,不都是这样吗?你方唱罢我登台。”

        如果不废南北榜南北分卷,那就奉太祖高皇帝的南北榜案,不对宣德年间和正统年间的弊政全面革除。

        朱祁钰喝了口茶,这个胡濙果然是个老狐狸,若是朱祁钰说废南北榜,胡濙此时必然会说:「自然是废」。

        大明为此费尽心机,从洪熙年间开始,就一直在南北分榜分卷,到了宣德年间,又增加中榜中卷,占总人数一成。

        胡濙一愣,随即笑了起来,整个讲武堂聚贤阁充满了欢乐的空气。

        胡濙无奈的说:“若是陛下不说,臣自然也是左右横,哪边的风力大,就倒向哪边,臣诚无德也。”

        胡濙说的是京师的虹现象,永乐年间,京师国子监有近九千人,这些学子考中举人都算是北榜之人,但是国子监太学生,几乎来自五湖四海。

        胡濙停顿了片刻说:“那也有的说,永乐十九年迁都之后,会试北衙中进士六十余人,几乎与南衙相当,永乐二十二年不分南北榜,南北榜人数相同。”

        “若是陛下废南北榜,那么下面要废的东西,就海了去了。”

        胡濙知陛下在问什么,关于南北是否分榜,陛下已经给出了极为明确的指导意见,没什么疑惑的地方,礼可以开始洗地了。

        胡濙俯首说:“永乐十三年二月,三百四十九名进士之中,只有二十一人为北榜。”

        胡濙长揖俯首说:“自然是不废。”

        “革故鼎新刚唱完,立刻就是祖宗之法上台,革新派的所有政令,悉数废除。”

        朱祁钰思考良久说:“依旧为南北中三榜,按宣德年间旧制即是,分卷亦同理。”

        “永乐十九年三月会试,山西、陕西有四百举人入京参考,无一人中榜。”

        胡濙这位为皇帝洗地多年的人,首先要得到陛下的首肯,才能够动手去

        胡濙探了探子,看着皇帝十分郑重的说:“其实,他们想试探下陛下,看陛下对宣德、正统年间的朝政是什么态度。”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打脸女配高攀上男主之后H 勾引闺蜜老公(高H) 窃欢(小秘书 H) 掌中香(糙汉h) 新娘(现言,父女,1v1,he) nai娘(现代gl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