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有些疑惑,他斟酌了一番才开口说
:“陛下在去年盐铁会议上说,国力、国富是大明总产出以及来自土地、劳动和可消费资财的年收入。这一点上,臣以为陛下所言甚善。”
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等,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准,但从金银去说,太过于狭隘。
所以,只能一条
走到底。
“更多的货币,让大明可以进行更多的资产积累。”
从御制银币到景泰通宝,大明的新经济政策的基石就是新货币政策,一旦行钞法,建立起的整个钱法循环,就会彻底败坏。
行钞法,就会从源
失去财富积累和资产积累的动力,失去物竞天择的环境,最后失去生产力提高和社会全面
,结构
的改革。
于谦知
这其实是陛下的担忧罢了,只是有些疑惑,这和钱法钞法之争有什么关系呢?
重商主义的第二原则,就是通过贸易顺差进行原始积累。
于谦立刻就明白了陛下这两段话的用意,眉
紧皱的说
:“所以,松江府的尚奢、竞奢、逐富、斗富的风气,来源于此,就因为它在长江口,通衢半天下,天下百货集散之地。”
朱祁钰和于谦所说的是重商主义的第一原则:财富由金银构成。
“臣以为,并不能一言以蔽之,金银就是财富。”
于谦终于知
了为何陛下从最开始就对松江府尚奢之风如此警惕的原因,因为陛下知
,一定会出现。
于谦赶紧俯首说
:“陛下乃是英主,何来亡国之说?金银本就不是衡量国富的唯一标准。”
“生产力全面提高!大明上上下下,才能够全面的、结构
的改变。”
“钞关市舶司抽分一成,纳银减四分,是为了带回来金银,并且将这些金银压制,增加更多的货币,没有货币就没有交易,没有交易,就没有资产。”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样的资源下,更快的
出成本更低、利
更高的商品,工坊就必须要对自己的生产力进行提高。”
“唯有金银恒久远!”
洪武年间,大明太祖高皇帝,从一个敲碗走三千里路,要了三年饭的乞儿,最后坐到了九五之尊的高皇帝,在洪武二十五年,也无法阻拦大明钞法的败坏。
“固定、
动、留供三种资财之中,货币
有三重属
,甚至在南衙和松江府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资财,都没有金银可靠。”
“在没有大规模的金银矿的土地上,只有出口价值高于进口价值,才能带来金银,比如我们大明。”朱祁钰提到了一个概念,它有一个更加耳熟能详的名字,叫
贸易顺差。
“更多资产积累必然出现竞争,所以我们要限制甚至
罚利用权力寻租产生的垄断行为,限制恶意竞争,
到竞争的一般公平。”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生产力全面提高,大明的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黔首百姓家的孩子也可以上学,大明上下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出人
地,大明百姓才能过上温饱的生活。”
朱祁钰站起
来,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说
:“在一般意义上,货币就等同于财富,对于百姓而言如此,对于朝廷而言,亦是如此。”
重商主义的两条原则,是拜金教徒盛行的基石,如同七天制造世界,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果然是陛下,在财经事务一
,从未失手。
朱祁钰笑就笑在这亡国之君四個字上。
朱祁钰的话说完了,这就是他长久以来,不肯用钞法的
本原因,他是皇帝,是天下臣工百姓的君父。
于谦和陛下是一致的,国家财富并不应该仅仅是金银铜铁这类一般等价物。
于谦
言又止,其实他有很多话要说,最后劝谏的话没说出
朱祁钰语速越来越快说
:“开海是扩大大明的出口,是为了让商贾们带着大明生产的货物,去外面交换,换回更多的金银。”
“若是这尚奢斗富之风由朕而起,朕岂不是真的成了亡国之君?”
朱祁钰似是想到了什么,忽然笑了下说
:“其实两宋很强,发展速度继承前唐,文化鼎盛,可是重文轻武之祸,党祸盈天,两祸三百年,是文化失败。”
“住宅会随着时间
逝而变旧贬值;牲畜不加
心照顾就会生病死亡;储藏的食物会变质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