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完本小说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百五十五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六百五十五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裴纶当然想回京师,但是他浮浮沉沉这么些年,对自己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入京是给家人招惹祸患,岁数大了,也挪不了几步,还不如踏踏实实的点事儿,不求青史留芳,只求自己心安理得,对得起一官服。

        “裴爱卿的很不错。”朱祁钰对裴纶在山东的工作出了高度的肯定,而且裴纶的确实很好。

        朱祁钰这才恍然,钱庄借贷,帮派、响收,缺少了帮派响的助力,钱庄收不回借贷本息,无利之事,自然无人在

        “臣惶恐。”裴纶赶忙俯首说:“臣有自知之明,京师乃是大明首善之地,臣才疏学浅,还是留在地方的好。”

        “臣最开始也疑虑,后来才明白,这主要是因为没了响。”裴纶研究过很久,终于弄明白了其中的理。

        如果借贷之人不还,这山中的响、城中的帮派,可不会饶了借贷之人,暴力收,破门灭之事,屡见不鲜。

        “裴爱卿,你这几年在山东的不错,朕听闻今年考成,裴爱卿又得了上上评,按理来说,是要进京为官,听说吏询问爱卿之意,爱卿执意留在山东,这是为何?”朱祁钰询问着裴纶。

        裴纶在山东坐到了布政使,这个已经是省一级最高官阶,再挪一挪就该入京了,最少也是从三品的京官。

时隔四十多年的时间,朱祁钰作为大明皇帝,走进了济南城内。

        幸好,山东表现优异,没有了孔府的山东,并没有有让陛下失望。

        裴纶诚惶诚恐的说:“密州市舶司有京军驻扎,臣在山东所作为,皆仰赖陛下圣德,臣微末之功,岂敢称善。”

        就有这么两个村寨,看着响没了,借了青稻钱,却是不肯归还,还把前去收之人倒吊起来巡街,幸好没闹出人命来,否则不知如何收场,这件事最后是村寨只归还本钱了结。

        但是自从裴纶借着密州市舶司京军的大树乘凉,将山东地面上的响清缴一空,无数城中帮派蛰伏,这青稻钱没了收之人,这青稻钱自然是消失不见了。

        但是裴纶对吏询问他的意见,裴纶不打算入京,反而是打算留在山东。

        青稻钱利钱大多数都超过了一倍,趁着黄青不接的时候,肆意朘剥。

        “朕有一事不明,还请裴爱卿解惑。”朱祁钰站在雨荷厅的凭栏上继续说:“朕入山东以来,缇骑四散而出,缇骑回禀,这山东地面没有青稻钱。这等咄咄怪事,着实奇怪。”

        上有政策,下面就有应对之法,这青稻钱一直顽强的活着。

        裴纶心中了然,果然如此,陛下虽然不驻跸,但是缇骑、墩台远侯,察民情之事,可没少

        但是这驴打的青稻钱,哪有那么容易禁绝?

        康熙第一次泛舟路过扬州时,正好距离扬州十日大屠四十年的时间。

        裴纶的确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密州市舶

        朱祁钰曾经在盐铁会议上,定过青稻钱的标准,那就是利息超过了一成,为青稻钱,并且不许青稻钱的出现。

        裴纶这么其实有点犯忌讳,有一种宁愿在地方土皇帝,不肯入京为官的错觉。

        朱祁钰了然,裴纶没打算在山东土皇帝,上一个在山东皇帝的土皇帝孔府,骨灰都已经被皇帝给扬了。

        顺治年间,多尔衮摄政搞出的扬州十日,让后世的康熙、乾隆都无法进入扬州。

        鞑清朝的康熙六次南巡、乾隆六次南巡,一次也没有在扬州驻跸停留,每次都是泛舟而过。

        但是到了山东,这青稻钱,尤其是在乡野却是一点都看不到。

        咄咄怪事。

        “二来,臣年岁已高,再为陛下效命三年,就该乞骸骨回乡了。”

        一阵凉风出来,风雨忽至,雨落在荷叶之上如珍珠落玉盘,湖上一片烟雨朦胧。

        如此厚利,暴力收是寻常之事,没了响,城里的大善人们无法用刀收,这青稻钱借了出去,只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果然如冉思娘所料,下雨了。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打脸女配高攀上男主之后H 勾引闺蜜老公(高H) 窃欢(小秘书 H) 掌中香(糙汉h) 新娘(现言,父女,1v1,he) nai娘(现代gl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