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完本小说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老先衰朱由检

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老先衰朱由检

一百个水泥场,并且除了管理水泥场需要汉人以外,募工只能招募农闲时的农民,为瀛洲农民增加收入。

        这也就代表着,瀛洲的水泥场,除去囚犯服役的那些,专供农民工作的水泥场,每年只会在五月到八月,以及冬月到二月这八个月的时间开办。

        其余的四个月,涉及到农忙的时候,工厂会整个关闭。

        这么看来、似乎有些浪费资源,但谁让朱由检“心善”……

        至于这些工厂的工钱,朱由检也从每日十文,提高到了每日十五文,想来日本上千万农民得知后,会对他感恩戴德。

        不仅如此,还有矿场、炼铁场,以及化肥场等等工场,朱由检也都准许瀛洲农民在农闲时去工作,工钱也一样是十五文。

        最后算下来,御马监将会在瀛洲全面收复后,兴建大小四百余处工场,可容纳六十余万人就业。

        这些工场的收入,加上朝廷给他们每人分的一亩地,以及官府的租地收获,这一系列的收入在折色成粮食后,每个农民会从幕府统治时期的人均三百斤粗粮,提高到大明统治时期的人均七百斤粮食。

        这个比例,基本达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

        能达到这个水平,不是代表大明科技发达,而是大明的耕地资源多。

        眼下大明的亩产虽然只有二百八九十斤,而后世八十年代亩产三百四十多斤,但两者的耕地资源却不同。

        收复瀛洲之后,大明的耕地面积会达到了八亿六千万亩,而需要养活的人只有一亿六七千万人,人均五亩耕地。

        反观后世八十年代,十六亿亩耕地,却要养活十亿人,人均不过一亩六分。

        人均耕地资源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哪怕生产力不足,依旧可以让百姓吃饱穿暖。

        当然,这个前提是那群贪官污吏不会背着朱由检偷偷的盘剥百姓,而百姓也不会遭遇眼下的小冰河大旱。

        小冰河大旱,基本废了大明近十分之三的耕地,让原本平均口粮一千四百余斤的大明百姓,跌落到了只有一千斤的程度。

        这样看上去似乎还没有太大问题,但眼下只是开始。

        接下来遭受天灾波及的耕地会越来越多,大概还有十年的时间,原本两京十三省内,将会有两京十一省遭遇大旱。

        大明眼下八亿六千多万亩耕地里,将会有接近两亿亩遭遇旱情直接灭绝,剩下三亿亩粮食减产。

        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旧港、交趾、瀛洲这几个地方,以及两京十三省内一些靠近大江大河的上亿亩田地粮食。

        到了那个时候,人均口粮会跌到每人只有六百来斤。

        如果没有瀛洲、旧港、交趾这些地方,也没有经过移民实边的辽东和河西的话,大明百姓的口粮会和历史上一样,只有四百斤不到,饿殍遍野……

        因此,为了抗旱保民,大明要必须要稳固交趾、瀛洲这种已经具有文化特性的地方,也要加强诸藩对南亚的控制。

        想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剔除对方百姓,富裕对方精神肉体,最后将他们腐蚀同化。

        在这个时代,唯一的好处就是,明军会扫除了当地的所有贵族阶级,而他们的消失,代表的是文化的灭绝。

        平民,尤其是类似瀛洲的平民,他们甚至连自己的姓氏都不配拥有,谈和继承文化。

        朱由检不仅要让他们吃饱,还要让他们有书读。

        学汉字,说汉话……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极品美女老婆 我在大奉以文入道 暴君当道:满朝奸臣扛不住了 大魏锦衣千岁 盛京小仵作 大秦:我靠读书入圣,开局召唤大雪龙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