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那大明基本要占据全球市场的六成左右。
这有些不够,得达到九成以上,形成垄断才行。
“第四版蒸汽机工厂里的工业蒸汽机,估计后年中旬才能运用到市场上。”
“这两年的产值提高的速度不会很快,但你们也不用焦虑。”
朱由检安抚着曹化淳,曹化淳闻言也拱手回礼:“奴婢清楚……”
说罢、他顿了顿,随后继续:“奴婢算过,按照眼下的工厂效率,以及军备院的预估来算,大规模推广工业蒸汽机并不是好事。”
“一台工业蒸汽机可能会抵消五倍到二十倍的人力,这么一来,工厂的近二百万雇工……”
“这点不用担心。”朱由检打断了曹化淳的猜想,提醒他道:
“印度厮当、欧洲,这些还有着大量人口,国朝生产的布匹绸缎和生铁虽然满足了国朝自己的用度,但国朝之外还有堪比国朝两倍人口的庞大市场。”
“工人不能裁撤,这二百万雇工身后是二百万户人家,是上千万人,裁撤了他们,这些人吃什么?”
“生产的东西多,皇店就多想办法,把东西卖到欧洲去。”
“第二次下西洋的船队,应该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能抵达锡兰府。”
“等南昆仑监察使司扎稳脚跟,诸藩迁移利未亚后,国朝也可以试着前往欧洲贸易了。”
朱由检其实说的少了些,因为此刻利未亚和南北亚墨利加的人口加起来差不多是有一亿五千万人的。
只是利未亚的那群人并没有什么消费实力,而大明的劳改工已经充足,所以他并没有把这些人当人,甚至没把他们当劳力。
或许只有对于迁移利未亚的诸藩来说,他们才算是劳力。
“杨文岳有没有来信?”
朱由检想起了齐国的事情,揉了揉眉心,曹化淳闻言摇了摇头:“暂时没有回信,不过想来以探险队的船只数量和规模,应该不会发生海难。”
“最好如此……”朱由检点了点头,随后起身。
曹化淳瞥了一眼,这才发现自家殿下已经把所有奏疏都处理完了。
“皇兄他们去看过京门铁路的火车了吗?”朱由检走到窗前,看着承运殿外广场的景色,背对询问。
“万岁他们在火车试营实验的时候便已经看过火车了,并且乘坐了一圈。”
“内阁、六部、六科、五军都督府等各级七品以上的官员都试着乘坐了一下,下车后无不惊叹。”
朱由检手头的事情太忙,没有时间去看火车试运营,但百官们有的是时间,因此在京数万官吏基本都提前体验了一下乘坐火车的感受。
这个安排是朱由检做的,因为他很清楚,平民受益,百官不一定会推广,但百官受益的话,他们便一定会推广。
火车虽然乘坐起来有些吵,但能大大缩减百官们回家的时间。
乘坐之后,恐怕即便朱由检不推广,百官也吵着嚷着让推广。